共淬和平之刃———“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侧记

共淬和平之刃———“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侧记


  7月18日上午,在新疆乌鲁木齐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两名中国队员带着自信笑脸走下赛场。(侯崇慧 摄)

  赛场之外,交流的温度同样炽热。餐厅里,缅甸选手昂在林与白俄罗斯选手安德烈・弗尔塞维奇围着餐盘讨论“筑垒御敌”课目;休息区,古巴选手演示检查子弹底火的独特手法,柬埔寨选手比划着专用战术手语,中国选手康凯宁分享用沙包构筑临时射击依托的技巧……

  把难度刻进毫米,把友谊写进厘米。毫米级的精度比拼没有拉开距离,反而让各国射手在对“精准”的共同追求中越走越近。

  “语言不通,但对‘精准’的追求是共通的。”柬埔寨选手陈・索菲普说。马来西亚选手贾斯廷努斯则表示,尽管部分课目成绩不佳,但与各国精英交流的收获,早已超越胜负。

  竞赛组委会领导的话点明了“锋刃”的深层意义:“这里不仅是比拼技艺的擂台,更是互学互鉴的平台。各国狙击手分享的实战经验,终将转化为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的共同力量。”

  19日,颁奖仪式在训练基地举行。枪声停了,大风掠过训练基地,卷起靶场上的沙砾,又拂过各国选手紧握的手掌。

  这些被烈日与汗水淬炼的“锋刃”,终将回归各自的岗位,但赛场上交融的技艺、碰撞的思想、联结的情谊,已化作比成绩更珍贵的收获——

  因为真正的“锋刃”,从不是对峙的利器,而是守护和平的共同力量。(王国银、查日磊对此文以有贡献,谢春婷、赵俊杰、刘涵、马士宝、王小杰参与视频制作)

  7月19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武警部队某训练基地闭幕。侯崇慧 摄

2025-07-29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