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我目之所及全是《王者荣耀

在苏州我目之所及全是《王者荣耀


  “我对「农」的理解是,人们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各个国家聚集到这里,他们在一个国家相遇,只是为了在王者荣耀寻找乐趣”,来自菲律宾的《王者荣耀》玩家Karlll在打卡苏州东吴“痛城”后这样说道。

  随着240小时入境免签政策公布,越来越多外国面孔出现在苏州,令人惊喜的是,我看到一群因热爱相聚在苏州的“特殊”国际游客,哪怕语言不同,在异国他乡,却能与陌生人因熟悉的《王者荣耀》迅速破冰,一同讨论公交车窗上的孙策碎碎念,互相分享集章速通攻略......

  作为媒体,前些年我参加过许多设计相当不错的游戏线月中旬开始落地的《王者荣耀》与苏州文旅联动,规模之大、交互之深、时间之久都远超行业过往案例。我也是因此专程跑到这所城市待了几天,成了相聚于此的《王者荣耀》海内外玩家之一。

  而在这场联动里,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二次元的热爱不是“只能偏安城市的一角”,不是“片刻的美梦”,走出那块定制的梦幻区域,也可以不用回归“载满烦恼与残酷”的现实:接近两个月,苏州整座城都属于《王者荣耀》玩家,目之所及均是心安之处。

  苏州里里外外都被《王者荣耀》“改造”了。我虽然不是苏州本地人,只在这里短暂地游览了几天,却仍能感知到巨大的变化。

  我去“地标”苏州之眼(亚洲最大的水上摩天轮)打卡,看到不少“太空舱”贴上了《王者荣耀》东吴英雄的图画;我到虎丘、金鸡湖等景点游玩,发现最容易“出片”的地点都有《王者荣耀》指引;甚至我被女朋友拉去逛街,一抬头也是“孙家三兄妹”。

  在被称为“苏州最美园林线”的地铁六号线上,我坐上了整体被染成蓝色的“痛地铁”,它甚至外延到了等候的站点内。

  客观来讲,一所城市不可能被100%全面覆盖,但《王者荣耀》选择串联多关键景点的6号线,每类体验都提供多地点/多版本等巧思,架构出了紧凑的大空间范围体验交融,才有了走到哪里都是《王者荣耀》的全城“变装”观感。

  当然,它能触动我不只是“表面”元素多,就如同《王者荣耀》爆火的那些皮肤人气根基在角色设定/皮肤表达的个性,与苏州的联动,同样进入了“内核”。

  历史上苏州是东吴大本营,这也是为何联动均围绕游戏里的东吴元素展开。虽然发展至今苏州已经有了更现代化的面貌,但那些悠久的历史并未被掩埋,而是化为了文化底蕴,随时可以绽放光彩。然后,《王者荣耀》就来了。

  随着夜幕降临,苏州东方之门户外大屏上显示了孙权角色影像,倒影在金鸡湖水中随微风浮动,好似他走入了我们的世界。而在相隔不到五公里的相门古城墙(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干将铸剑”),灯光将孙家三兄妹形象投至墙面,又猛然将我拉进了他们的时代。

  它并不是二次元文化强行挤入三次元世界,只有对应玩家自嗨的氛围,你能感受到城市也是鲜活的,也在尽自己所能回应玩家的热情。比如前面提到苏州之眼的太空舱内部是“整体焕新”而非“局部改造”,不但有王者专属VIP通道,还有为玩家定制的“英雄版”票根,进入其中,迎接语也被改为“欢迎来到王者东吴之眼”,启动语改为“坐稳了,接下来我与各位一起乘风破浪”。

  再比如苏州丝绸博物馆、仓街“衮和TA的朋友们”特展馆承接了东吴英雄主题数字沉浸空间、孙权COS苏绣服饰幕后制作花絮影片、国家级非遗苏绣体验沙龙等联动活动,在集中展现传统文化底蕴的场所,用更二次元化、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玩家展开苏州底蕴。

  整体来说,苏州联动给我的感觉“浑然天成”,游戏与城市、科技与历史,都在鲜活地跳动着。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习惯脑洞大开的我,也能被公交车上的一句标语触动。

  不只是我的体验,有《王者荣耀》联动内容的周边区域,我和不少“路人”进行过交流,大家或多或少都表示“在苏州的生活被改变了”。

  从小就在苏州长大的小茹(化名)告诉我,如果不是有《王者荣耀》的打卡集章活动,很多地方她都不会特意去。我非常理解这种感受,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久了,外地游客眼中的“时尚潮流”、“必打卡点”基本是已经被完全祛魅的,会觉得“好像也就那样”。

  “但这次跑得很开心,因为很多地方都变了”,小茹告诉我,她去坐了苏州之眼的摩天轮,去乘了平江路的游船,这几天还打算把自己的闺蜜也拉去看看。

  除了小茹,我还与在苏州乐园经营餐馆的一位老大爷聊过。大爷说“孙家三兄妹”在旁边巡游,能明显感觉到那段时间客流量有明显的增加,偶尔还会有几个Coser到店里吃饭。

  我看着大爷的面孔有些吃惊,问他“您也玩《王者荣耀》?怎么会知道是王者的Coser”,大爷连忙摇手表示“搞不懂这种年轻人的玩具”,“我在上大学的孙子喜欢玩,每年暑假他都会来我这里待一段时间,赶上今年有活动,最近几天一直在给我看他拍的那些照片”。

  大爷说看到这些孩子会给他们多送个茶叶蛋或者小饮料,“大热天的不容易”,也希望苏州给他们留个好印象,以后能经常来,这样孙子就有更多话跟他聊了。

  家住宁波的小良第一次来苏州,或许是两所城市太近的原因,她出去玩都没考虑过苏州。这次过来是很喜欢《王者荣耀》新出的孙权,想来看看“他生活的城市”。

  小良告诉我,给她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圆融时代广场和星悦汇,不是喜欢逛街,而是在这两个地方都看到了“孙权”。其中圆融时代广场以世界最长的天幕展现了孙家三兄妹的童年故事,对此,小良的评价是“小时候的孙权让人更想抱在怀里”。后来跑星悦汇,小良发现了正在拍摄的孙权的Coser,“要不说是官方的呢,Coser老师太权威了”。

  “小红书上的姐妹都在找我问具体攻略”,小良有些尴尬地表示,“其实我也不熟,就是玩得很开心,所以尽可能把自己觉得好的发出来”。

  受她的启发,我去翻看了下这个平台上大家的讨论,发现有大量的玩家在探讨“集章攻略”,展示自己和朋友/伴侣跑出来的“战绩”,甚至小良说的孙权Coser也出现在了评论区引发围观。当然,也少不了苏州本地玩家们“炫耀式”的安利。

  我还注意到,这两天《王者荣耀》官方发布的“农友节-海外选手中国行”里也有到苏州的片段,他们逛了苏州博物馆、耦园以及苏州之眼,畅谈游戏里的英雄与中国历史文化。

  总之无论从哪里来,在苏州待多久,无论是怎样的性格,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大家都在享受与分享这份联动带来的快乐。

  和Karlll同来中国的还有两名海外玩家,Freaks说“农像是一种人与人的友情,有着同样的爱好,并且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所热爱的,然后他们一起去做”;Juschie则表示“农在中国像是一种文化,很多玩家很热爱王者荣耀”,可见,这份陪伴带来的认同感、归属感,四海皆通。

  我想,这就是《王者荣耀》的魅力所在,它足够多元包容,给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去承载亿级玩家的喜爱,从而成就国民级影响力。同时基于这种成果,它进一步用贴近生活的多元包容设计做深了线验的可能性,让这场联动得以破小圈,走进大众生活。

  跳出现象谈谈逻辑,《王者荣耀》怎么找对并做爆苏州联动的?在我看来,其本质是一场以“情感共振”为核心突破口,通过挖掘苏州场景进行针对性满足的创新。

  针对那些为IP热爱来到苏州的情感型游客,在“东吴少年游”的主题框架之中,《王者荣耀》通过东吴英雄故事的线下延展激活了玩家认同。

  圆融时代广场天幕绘出的“孙家三兄妹”童年故事,是满足玩家好奇心的内容补充;公交车留言记录的日常点滴,是让玩家感知“近在身边”的氛围塑造;高度还原的Coser团穿梭于各打卡点,则是打破次元壁垒,鼓励玩家表达热爱……

  少年老成的孙权“治世研学”,对应苏州的“古韵漫步”;热情豪爽的孙策“破浪领航”,对应苏州的“水路穿梭”;青春肆意孙尚香喊着“大小姐驾到”,对应苏州的“地标探索”。三条主题路线的思考,也切中了不同类型玩家对生活的深层追求。

  而针对那些想了解苏州的玩耍型游客,《王者荣耀》化身成为了搭建更友好体验的桥梁。比如在苏州之眼摩天轮,《王者荣耀》玩家可以享受王者VIP通道,直通东吴英雄主题舱;而在苏州乐园,钻石/星耀/王者段位的玩家均能享受不同价位的门票折扣。

  还有前面我提到过的千年苏绣文化,用纯讲历史的表达很难调动全部同行者的兴趣,但有“参与了《王者荣耀》孙权COS服装制作”的过渡,爱好就能实现共通。

  最终,真正打通的情感实现共振,让玩家的热爱得到了更多满足,让苏州城市文化得以走入年轻群体,也让《王者荣耀》实现了向大众的进一步破圈,三者皆赢。

  回看行业的发展,随着长青游戏成为用户聚集主阵地,无论是考虑社会价值,还是线下社交延展,和城市深度绑定的文旅融合都将成为游戏公司必须攻克、修炼的重点板块。作为具有国民影响力的产品,《王者荣耀》的举动必会深度影响行业探索“游戏+”的方向。

  打出苏州文旅深度联动的优秀案例后,相信未来《王者荣耀》会给行业带来更多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乌克兰几乎全境均拉响防空警报!泽连斯基发声:领土问题只能和普京谈,不再坚持先停火,还透露这一重要信息......

  混血快餐小泽玛利亚:从暗黑女神到烤肉西施的魔幻漂流

  付费上班?广州等多地兴起“假装上班”工位,租金20~30元/天,网友:戳中刚需

2025-08-21 05:21